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“开源节流、挖掘潜力,厉行节俭、降本增效”工作部署,切实做好开源节流工作落实,全面降低生产运营及管理成本,青海庆华集团格尔木矿业公司结合实际,通过加强能源管理、实施修旧利废项目、严管库房和设备,控制材料成本支出等措施,不断落实完善本项工作。
一、加强能源管理,奠定绿色基础
能源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石,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。为降低能源消耗,减少浪费,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,明确了能源管理的目标和责任,制定了详细的能源管理制度和流程。通过能耗月报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用电负荷猛增设备、环节,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。通过峰谷平时段电价,错峰调整、避峰让电,主动缓解高峰时公司用电成本。通过设备点检,电力设备运行维护,迅速全面消除用电安全隐患,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。
在加强能源管理的过程中,我们注重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,每年开展 QC 技改活动,对生产设备及流程逐步进行优化改造,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。同时,在“节能宣传周”和冬季用电高负荷时期,多种形式宣传低碳发展和节能降耗理念和政策,通过“节能降碳、绿色先行”黑板报和PPT,下发“迎峰度冬”节电倡议书,加强员工的能源管理培训等方式,提高了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,形成了全员参与、共同节能的良好氛围。
二、实施修旧利废项目,挖掘潜在效益
修旧利废是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策略之一。许多废旧物品经过回收、分类、修复和再利用工作,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在价值。因此,我们成立了专门的修旧利废工作领导小组,修改完善了《修旧利废制度》,明确了修旧利废范围,奖励系数等界定,积极为公司的正常生产出谋划策,走出了加快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子。
在实施修旧利废项目的过程中,我们注重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。对废旧物品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分类,确定了哪些物品具有修复和再利用的价值。然后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和方案,确保了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。通过修复和再利用废旧物品,不仅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,还减少了废弃物排放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2025年至今,公司完成修旧利废项目共36项,主要完成了CTB-1230(280MT)磁选机滚筒保护耐磨橡胶层更换项目,一系列一段出料筛网及一段球磨机进料弯管通过内部骨架、内旋补焊、加固修复等项目,节约资金近30万元。员工们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,不断摸索和实践,掌握了许多新技能和新知识,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。
三、严格物资申报和库房管理,控制成本支出
材料费用是成本支出的“大头”,也是降低成本的重点所在。我们始终在材料费用上“细抠”,对每一项材料费用都严格把关,确保成本费用在执行前有预算、有计划、有管控,坚决杜绝一切不合理的材料费用。按照公司《材料计划申报管理制度》,严格把控了各部门上报的材料计划,结合公司生产实际,减少了非生产性物料的采购量。同时每月联合财务进行库房物资盘点,将积压物资倒挂时间表进行出库消耗,最大限度减少材料费用的支出。
四、加强设备管理,从细节上降本增效
加强设备管理,降低设备消耗成本。我们严格按照《设备管理制度》,坚持每日开展“三位一点”的设备点检工作,落实点检工作的“五定”标准,并开展每周一次的设备专项检查,检查问题进行通报,按期整改。发生设备故障时,及时召开设备事故分析说明会,按照“四不放过”原则找出原因并举一反三,快速解决,杜绝相同缺陷再次发生。通过召开周例会,强调和通知了检修的准备工作和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,提高检修人员技能,通过一系列更严更细的措施和手段切实把设备消耗成本管控住,保证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。
通过加强能源管理、修旧利废、设备管理等举措,开源节流、挖掘潜力,厉行节俭、降本增效成果持续凸显。后续,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开源节流方法,不断挖掘潜在效益、提升企业竞争力,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(来源:青海庆华 高学仁)